1、选择题 汉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是( )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按军功授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汉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故选B。A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按门第选官的制度;B项是西汉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以德行作为标准选拔官吏;C项是隋唐以后实行的按考试成绩选拔官员的制度;D项是战国时期实行的军功爵制,奖励军功。
考点:古代额选官制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选官制度。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西周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等,每一种制度都是把官员的品德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一些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考试的重点,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看出明代的阁臣
A.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B.完全剥夺了六部的权力
C.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D.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立内阁;从材料中“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可以看出,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选D。
考点:明朝的内阁制度。
点评:明朝的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决策或行政机构,阁臣的权力完全来自皇帝的信任。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任何制约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作为证据,以下史料不可以用来研究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古代建筑
D.科举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历史时期是明朝。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材料也无法体现出来,故选A。大宗伯第本身就是体现了宗法制的思想,大宗是能够主导祭祀祖先、获得家族权力人,一般是嫡长子;这也是古建筑的代表,材料也体现了科举制的内容,此人是明朝嘉靖四十四年的进士。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在西周时期确立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随着西周的灭亡而灭亡。但是宗法制的精神却保留了下来,在各朝主要表现为皇帝的继承制度。在民间则是体现在家族关系上。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个雅典的公民,他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
A.它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
B.它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C.它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它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雅典,即使是全盛时期,妇女没有民主权力,不能参加公民大会,因此C项显然错误。因为雅典实行民主制,男性公民享有民主权力,ABD项都是可以的,故选C。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考查的是基本的知识。公民权只属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没有民主权力,这是雅典民主的最大的弊端。此外雅典民主制的意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
A.地方势力的削弱
B.三公九卿制的废除
C.决策中枢的转移
D.外戚和宦官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