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2019-05-28 04:31:58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长期存在 B.行政效率的低下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官僚政治的弊端
|
2、选择题 下列机构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①唐朝门下省? ②元朝御史台? ③明朝提刑按察使司? ④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唐、宋时期,在鄂西民族地区推行的羁縻政策,到宋元交替时期,逐步发展为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既是集历代王朝治理经验之大成,也是在宋代羁縻政策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而来的。土司制度的意义在于羁縻勿绝,承认少数民族世袭首领的地位,给予官衔,以实行间接统治。 材料二:元代土司制度弊病甚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无常,长期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战争,为此明清统治者大多主张改土归流,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尤其是康乾盛世时期,国力强大,中央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管理。 (1)根据材料一回答,羁縻政策的实质是什么?(3分)意义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是什么?(6分)
4、选择题 翻阅《汉书·百官公卿表》,对以下两幅图片上官职的记载,你从中能够看到的句子是
 A.图一:“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武事” B.图一:“丞相,秦官,金印紫绶,为百官之长” C.图二:“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副丞相” D.图二:“太尉,秦官,银印紫绶,掌武事”
|
5、选择题 明太祖朱元璋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成祖朱棣设立了
A.枢密院
B.内阁
C.殿阁大学士
D.军机处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