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2008年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贝尔斯登、“两房”、雷曼兄弟、AIG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巨人接二连三倒下。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将此次金融危机看作是1929至1933年“大萧条”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危机,百年一遇。这场金融危机,暴露出现行的世界金融体系出现了许多问题。
请回答:
(1)造成美国历史上1929——1933年“大萧条”的基本原因有哪些?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怎样的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大萧条”重创的主要是资本主义世界,而当前的金融危机“使世界上任何一国都不能独善其身”,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战”后,出现的世界三大经济支柱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你认为中国应持何种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原因: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②贫富差距拉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分期付款、银行信贷加速了经济的虚假“繁荣”。资本家受利益驱使,盲目扩大生产,更加激化了产销矛盾;③股票投机严重,增加了金融市场不稳定,股票市场的崩溃成为导火线。实行罗斯福新政。
(2)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或者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
(4)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倡议改革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以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政府加强对金融的监管;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慎重推进金融创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反映了
[? ]
A.当时美国经济繁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带来的虚假繁荣
B.当时美国的物价很便宜
C.当时美国生产发展速度的确很快
D.当时美国的福利政策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为摆脱危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道路,一条用改革的办法渡过危机,如美国的“新政”;一条是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如德国和日本。据此回答。1.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但很快演变成世界性危机。这说明2.下列因经济危机引起的历史现象与世界民主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是
①法西斯势力猖獗
②提高进口商品关税
③不断出现示威游行
④加紧对殖民地进行掠夺
A.世界存在共同的基本矛盾
B.美国是世界头号大国
C.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工业化
D.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
E.①②③
F.①③④
G.①②④
H.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试题分析:AC表述绝对化;B不对,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大国是在二战后;D符合题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使得世界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
考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点评: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强经济危机的传染性、风险性。
2.试题分析:③不断出现示威游行符合民主化的表现;①②④与世界民主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法西斯通统治对内独裁,对外扩张;提高进口商品关税加剧资本主义各国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加紧对殖民地进行掠夺加剧殖民地人民的苦难。
考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点评: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
①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加深了它们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②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
③为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方式走上了不同道路,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很快波及全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用
B.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有优势
C.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D.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报》(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内忧外患。
(2)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一边倒”,学习苏联;底子薄。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3)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4)“略”(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