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英国1884年进行的第三次议会改革中获得选举权的是( )
A.新兴工业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城市工人
D.农业工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比较能力。A为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B、C属于1867年议会改革的内容,均应排除,只有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 ]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提拉克曾经说:“自治就是自己的统治,要把全部管理权拿到自己手里,我要房子的钥匙!”这段话表明国大党激进派主张
A.实行暴力革命
B.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
C.让印度人参政
D.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为材料选择题。关键要理解“自治就是自己的统治”。结合当时的史实,可知此时印度处于英国的掌管之下,故他们想自治就是想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世纪末的工人运动与以往的无产阶级革命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许多国家的工人阶级建立了自己的政党,以合法斗争为主
B.为争取工人阶级的选举权而斗争
C.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指导下进行
D.使用法律手段同资本家谈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C项不符史实,修正主义在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的领导机构中据上风;B、D两项隶属于A项合法斗争。解题时要注意研究其题枝间的内在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
——陕甘宁边区的“豆豆”诗
材料二 1941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政策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票。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
——梁柱《插图中国共产党史》
材料三

材料四 吉林省梨树县开“海选”之先河,从1983年开始,梨树县每次在选举程序上都有比较大的完善,实现了“五统一”和“五坚持”。五统一是:统一时间、统一选举程序、统一选举文书样式、统一颁发当选证书、统一立卷归档。五坚持是:坚持先选村民代表,后选村委会成员,发挥村民代表的作用;坚持竞选演讲;坚持“海选”办法;坚持设立秘密划票室,实行直接、差额、无记名投票选举;坚持候选人条件、选举程序、选举办法和选举结果公开、透明。逐渐完善的“海选”选出了真正代表村民意志的“带头人”,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原来的“负债村”“空壳村”变为“小康村”,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盛儒《“草根民主”的足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陕甘宁边区进行选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普选的目的及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概括“海选”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一和材料四,说明“海选”与40年代陕甘宁边区“豆选”有何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适合普通群众、方式简便;层层普选;贯彻三三制原则。影响:加强各阶层人民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选举一届人大代表,参加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每位选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体现了民主原则的彻底性,选举过程的公正、严密、透明、完善性和选民参与的广泛性。
(4)直接选举,具有乡土特色,老百姓喜闻乐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