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读“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8、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A.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
C.1973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
D.1978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
2、选择题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大的不同点是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制度改革
D.福利制度改革
3、判断题 下表反映了苏联国民生产的发展状况。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有
①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继续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戈尔巴乔夫改革给苏联社会带来了巨大混乱
③长期争霸,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④全国政局不稳,社会动荡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欠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材料三 1985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请回答:
(1)从三则材料看出,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三则材料看出,他们各自的经济改革有哪些缺点?共同的不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新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④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