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从1985年起,我国在以下哪些地区开辟了经济开放区?(?)
①长江三角洲?②珠江三角洲?③黄河中下游地区?④厦漳泉三角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使之转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B.新型的农业体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依然是坚持土地共有的基础上的,并未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故选A。新型的农业体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因此BCD均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保障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土地的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91考试网、私经济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年
  | 1956年
  | 
公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1%
  | 32.2%
  | 
?
  | 合作社经济
  | 1.5%
  | 53.4%
  | 
?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私有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
  | 
?
  | 个体经济
  | 71.8%
  | 7.1%
  | 
材料二:1978年、1992年我国几种经济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78年
  | 1992年
  | 
公有制经济
  | 全民所有制经济
  | 80.8%
  | 51.4%
  | 
?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19.2%
  | 35.0%
  | 
私有经济
  | 城乡个体经济
  | 0
  | 7.8%
  | 
?
  | 私营经济、合资、外商独资
  | 0
  | 5.8%
  | 
请完成:?
依据上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体制经历了两次重大变化:?
(1)从国营经济为主导、私有经济占优势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并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原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受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2)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私营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兴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图表的综合分析能力。从材料一可以看出,1956年与1952年相比,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迅速上升,合计达到约93%,而私有制经济迅速下降,由78.7%下降为7.1%。从时间上可以判断,这是由于1953~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造成的。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经济如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经济大部分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从材料二可以看出,1992年与1978年相比,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由100%下降为86%,但仍占主体地位。而所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上升,由几乎没有上升为13.6%。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即改革开放造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两幅图片展示了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有
①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②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 
③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④都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中,农民获得土地的权利,最主要的是:? 
[? ]
A.土地所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经营权 
D.土地买卖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