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读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2、判断题 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的重要内容是
A.两岸直接实现三通
B.最早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C.国共两党实现第三次合作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判断题 儒家文化(14分)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问题:(1)根据下面提示的儒家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或根据相关言论者,补充儒家言论,并概括其核心思想?(10分)
序号
| 言论
| 言论者
| 思想核心
|
①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
| ?
|
②
|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人性本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 ?
| ?
|
③
| “天人感应”…………
| 董仲舒
| ?
|
④
|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 ?
| ?
|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4分)
4、判断题 (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道光年间,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洋乎洋乎?盖洋洋乎!”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 ,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正像商人捐纳官衔那样,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了。?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中国从来只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但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却使人顿生换了人间之慨。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在哪些领域发生变化?并结合当时的形势简要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5分)
(2)概括指出材料所体现的上述变化的特点。这些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6分)
(3)在这些变化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有人说它是“欧风美雨”的结果,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5、判断题 关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生存的状况,从下表中,读取的信息有误的是
A.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呈发展趋势
B.其中的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C.战争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影响
D.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曲折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