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中国同盟会成为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的原因,不包括
A.以兴中会等团体联合为基础
B.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政治纲领
C.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组织系统
D.推举产生了公认的革命领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同盟会的全面认识。首先可根据提出三民主义,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等,确定B、C、D三项是正确的;其次,联系政治课中政党的含义,排除作为成立基础的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③为英国的殖民侵略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与本质 ⑤未能全面概括战争性质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打开中国的市场,其性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题干中作者认为鸦片战争属“通商战争”把鸦片战争的责任归咎于中国,可见作者未能抓住这场战争的实质,因此②是错误的,其余几项都对,故应选D项
考点:鸦片战争的性质与实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要透过现象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
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也开始资产阶级化
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材料的信息主要反映了赵秀才、假洋鬼子以及未庄的村民对革命的不理解,说明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反映了辛亥革命仅仅是形式上的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的序幕这一知识点。A项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B项是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D项指渡江战役。故选C。
考点:解放战争
点评:解放战争的四个阶段:
①防御(1946、6—1947、6):1946、6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②反攻(1947、6—1948、8):1947、6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③决战(1948、9—1949、1):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④渡江战役(1949、4):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太平天国同清政府形成对峙局面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攻克武汉三镇
D.定都天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标志着以汉族农民为核心的政权正式建立,这与以满族统治为中心的清政府形成对峙局面,所以答案选D,A B两项是太平天国政权建立的开端,尚不足以对政府构成全面威胁,C项发生在定都天京之后。
考点: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识记能力,对于革命过程的考查还有如下几个:十月革命的四个阶段,中日甲午战争的四个阶段以及巴黎公社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进程,可以进行类比归纳和总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