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 ]
A.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B.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C.政治地位影响经济地位?
D.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推动各种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国开展这些外交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
A.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环境
D.挑战美苏两极格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个国家的外交核心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以及良好的国际关系。故选C。
点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表现主要有: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的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需求
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
D.中美关系正常化推进台湾问题解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尼克松在回顾1972 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 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标志着“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事件是?
[? ]
A.尼克松访华?
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重返联合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