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中国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准确理解与记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甲体现了理学的注重品德,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是王阳明的思想;乙主张“工商皆本”,批判君主专制,是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丙意为邪僻之说不行于世,然后统治的法度可以统一明了,百姓知道应该如何做,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的思想体现;丁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的体现,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这是苏格拉底临终前说的话,一代思想家为真理和自由而殉道。与此相对应,中国思想界当时的状况是
A.孔子为宣传“仁”和“礼”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B.儒道法等各流派正为自已的主张而争鸣
C.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大一统”思想得到尊崇
D.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古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苏格拉底是在公元前5世纪末被处死,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当时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潮流。所以选B。A项是春秋时期;C项是西汉时期;D项是明清时期,时间更晚。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时间。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战国各家思想由于代表的利益不一样,观点也不是一样,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交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下列两幅图片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两次重大外交活动的场景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新中国参加的哪两次国际会议?(2分)?
(3)图3反映了中美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除此之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重大成就的还有哪些?(2分)
(4)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创造性指导方针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有何意义?(4分)
参考答案:(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2)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2分)?
(3)因美国孤立中国的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2分)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2分)
(4)一国两制;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自然经济出现瓦解?②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③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始出现?④白银开始大量外流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从时间“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和“新现象”可把 ②④排除,因此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9年9月11日,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裁定对中国产钢格栅板征收7.44%的反补贴税;2010年1月5日美国商务部对从中国进口的钢丝层板征收43%—289%的反倾销关税。美国的上述措施
[? ]
A.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与规则
B.有利于稳定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
C.对中美双方都是“双赢”的结果
D.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的发展进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