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
思想家
| 思想主张
|
孔子
|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
孟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
荀子
| “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
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孔子“仁者爱人”、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可见都是强调爱惜百姓、关注民生,获得民心。因此C正确,其他三项在材料中都无从体现。
点评::做材料型选择题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材料阅读,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二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同学们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三是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如中国古代的史料对农民战争中的人物都称为"贼""匪"等,对这些要进行客观的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右图为一五、二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图(单位:%)
A.农业比重下降是因为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B.国内生产总值总量逐渐增加
C.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渐趋合理
D.二五计划期间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农业比重下降是国家政策调整的原因,二五计划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积极性严重挫伤,故A项正确。B图片显现不出;C说法明显错误;D当时还没有实现工业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有
①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③“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①②③均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根据下面表格内容,判断表格中从左至右的“?”处依次应填入
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
年份
| 资本主义世界
| 美国
| 西欧各国
| 日本
|
1960
| 100
| 31.2
| 26.5
| 3.2
|
1972
| 100
| ?
| ?
| ?
|
A.46.4? 24.6? 6.1?B.45.1? 24.6? 12.3?
C.7.6 ? 29.6? 2.1?D.7.6? 29.6? 12.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拥有最多的黄金外汇储备;二战后,日本、西欧各国普遍衰落,但随着欧洲一体化、日本的复兴,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相对衰落,黄金外汇储备逐渐下降,日本、西欧逐渐增加。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据统计,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3.8%左右)。不属于上述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是(?)
A.世界贸易自由化体系推动
B.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
C.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
D.货物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居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战后的1947年成立了关贸总协定,致力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推动了贸易的发展,因此A正确;B项正确,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也推动了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和贸易额的增加。D项错误,实物交易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点评:战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全球贸易的增长是全球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材料中涉及到的原因之外,新式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的发展以及两极格局的结束等都是重要的推动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