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以美国雷曼兄弟倒闭为标志,美国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又向更高层级发展,而这场由美国华尔街延展开来的金融风暴已经影响了全世界的经济发展。这表明(?)
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②经济全球化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③政府要干预经济,限制资本流动
④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要严加抵制经济全球化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刘少奇在某报告中指出:“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报告中“前进一步”的结果是
A.建立政协制度
B.制定一部宪法
C.完成三大改造
D.实现工业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材料强调53年后,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迈进,而《共同纲领》仅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的临时宪法,故“前进一步”应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故54年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B项正确;A项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已建立,排除;三大改造是于56年基本完成,排除C项;D项“实现”与史实说法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宋代新儒学是中国儒学的一大进步,它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主要是因为
它汲取了下列哪些思想中的有益内容?(?)
A.道教、佛教
B.法家、墨家
C.墨家、佛教
D.法家、道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宋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形成新儒学。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曾出现过三次经济发展的高潮。
(1)概述这三次经济发展高潮出现的时间及代表性国家。(3分)
(2)归纳总结上述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4分)
(3)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了上述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出现金融风暴的原因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1)20世50、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韩国、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泰国、马来西来)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3分)
(2)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结合国情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注意加强与邻国的经济合作。(4分)
(3)由于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外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风险增加了许多,由此导致亚洲金融危机。(3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二战后东亚、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为切入点,主要涉及的知识有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原因、存在的问题。第一问三次高潮的时间和国家是单纯的记忆层次,第二问是综合经济发展的原因,从中归纳出基本的经验,也就是共同的原因。第三问就是通过亚洲金融风暴,考查对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灵活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特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自力更生与争取苏联援助相结合
C.加强民主与加强法制相结合
D.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一化是发展生产力,三改是变革生产关系,所以反映出的特点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党在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