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
[? ]
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没社会主义
D.什么是“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胡锦涛曾高度赞扬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这是因为它(? )
A.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正式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系统阐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四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邓小平南巡讲话强调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故选C。
点评:关于邓小平理论是一个考查重点,重点要掌握形成过程和内容。此题实际就是考查形成过程,换个材料可以考查另一个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80年代以后,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珠海成为了经济特区,经济迅速发展,因此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扶持,故B项正确;毗临港澳、科技领先是其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C排除;珠海资源并不比其他地方丰富,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的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江泽民在香港2001《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的讲话
请完成:我们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你认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参考答案:原因: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闭关国衰,开放国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格局: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从而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遵循原则:第一,对外开放必须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第二,必须应遵循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第三,必须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依靠外援为辅的原则。
本题解析:材料较简单,通俗易懂,关键要按题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的有效信息提炼出来,至于第三问则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深入思考。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 材料一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中共十七大报告
? 材料二 1998—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 材料三 2007年,我国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六大民主领域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城镇居民实际增长约13%,超过GDP增长速度;农民增长约8%。
——国家统计局网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历史性变化”的伟大起点指的是什么?有何意义?依据材料一、二,概述“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哪两个省份开始的?中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共十四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国企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材料三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改革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起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点。②变化: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经济(或国内生产总值、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持续稳定高速增长。
(2)①安徽、四川②标志:浦东开发(开放)。
(3)①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②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①信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②关系: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