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南方谈话”
A.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B.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C.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起到了打破思想认识误区,坚定人们社会主义信念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风云变幻,中国改革进入关键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南方谈话”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A、B、C均不正确,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8年10月13日《中国青年报》登载《延安精神与改革开放30年》一文指出,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为延安13年“扭转乾坤”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全面抗战路线的提出
C.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成熟
D.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西安事变是在中国工农红军刚刚完成长征、中国革命力量严重削弱的困难睛况下发生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国共两党的对峙局面,为中国共产党重新聚集和壮大革命力量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后中国革命力量迅速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人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及所学知识运用能力。注意题干是九十年代,而箭头应该在弓的中间位置,因此符合题意的应该是上海的浦东,1990年国家开发开放浦东。ABC在位置上不对。结合四个选项的开发的时间,可知选择D项。
点评: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目的:(1)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2)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3)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 ]
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是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实际上是要求选择“法制建设方针”,B项是1982年共产党提出的与民主党派相处的方针,C项是孙中山提出的革命方针,后来阐发为三民主义,D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之一,所以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的掌握,同时考查选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考查的是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