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为唐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打下基础的是哪一时期的江南开发?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战国时期
2、判断题 下表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单位:%)
择偶标准
| 1948—1966年
| 1967—1976年
| 1977—1986年
| 1987—1996年
|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 26.6
| 28.8
| 12.65
| 15.6
|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 30.5
| 23.5
| 15.5
| 13.9
|
学历
| 10.6
| 11.7
| 12.6
| 25.3
|
职业
| 17.8
| 25.8
| 28.2
| 40.7
|
籍贯
| 4.2
| 4.9
| 6.7
| 4.1
|
从表中可以看出
A.其侧重点经历了政治出身——经济利益——学历学识的演变历程
B.时代变迁使择偶标准向个人能力倾斜
C.大众择偶标准的盲从心理较重
D.改革开放后对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的关注度呈持续下降趋势
3、判断题 下列条约中规定外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
4、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和生丝的出口数量猛增,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茶和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B.生产茶、丝者获利甚丰
C.中国已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5、判断题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称王)者,未之有也”的思想应出自? (? )
A.孟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