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图为“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人数变化统计资料”。从该资料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经济领域近代化不断发展
B.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深化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顶峰
D.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近代产业工人人数变化总体上呈现了上升的趋势,产业工人伴随近代工业的产生发展而发展壮大,故选A。B项虽有道理,但与题意不符;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历史舞台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材料无从显示,排除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旨意与此相似的是
A.商鞅“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B.汉文帝“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C.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守株待兔的故事寓意:比喻食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A项译文:以前的朝代政教制度各不相同,应该去效法哪一个朝代的古法呢?古代帝王的法度不互相因袭,又有什么礼制可以遵循呢?这句话是商鞅说的,后面还有一句“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强调应该变通、改革、创新;B项体现的是以农为本的思想;C项是主观唯心思想;D项是智者运动的思想,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的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面是一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的春联:上联:二十四节气,乾坤竟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横批:天人合一。建国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的措施有①实行民族平等、民主、团结三大原则②建国以后立即实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落实民族政策、宗教政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指的是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①②不符合史实;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一部法律文献是
A.《共同纲领》
B.《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民族区域自治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内容是资产阶级的临时宪法,所以排除B项。C项是1954年颁布的宪法,不是的949年,所以排除C项。D项的法律不是宪法,所以答案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对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表达了维护国际和平的愿望
B.它只适用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
C.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它仍然适应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中国维护国际和平愿望,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它不以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作为外交的标准,至今仍然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ACD正确,B项错误,故选B。
点评: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以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作为外交的标准,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的原则,使得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这是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