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
A.格物致知
B.天人感应
C.克己复礼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 可知符合南宋朱熹学说的“格物致知”观点,认为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故选A。B项天人感应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朱熹的观点;C项是孔子的观点;D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
A.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贯彻了民族团结平等的原则
C.始终奉行和平共处的原则
D.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一国两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大计,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故选D。A项错误,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项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C项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明显不符合题意。
点评:一国两制是80年代提出来的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最想是考虑用在台湾问题上,随着97的临近,率先用在了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上。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材料主要反映出
A.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
B.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
C.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
D.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分)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
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图1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2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2分)
(2)材料二中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2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4分)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2分)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2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参考答案:(20分 )
(1)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2分)
思想:三民主义(或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作用: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分)
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分)
(2)情怀:百折不挠,对革命充满信心。(2分)
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4分)
(3)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分)
本质: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分)
(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其他,言之有理也可)(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
材料一
第三十条 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第七十二条?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6月)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
附注:
(一)国民政府主席提请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三)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摘自《政协会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1946年1月28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不同:以宪法形式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国民政府委员全部以国民党人充任;以各党派政治协商形式确认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国民政府委员会中国民党人和党外人士各占一半。
(2)实质变化:改变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主要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变化;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与国内民主运动高涨;国际因素制约。
本题解析:
(1)本小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对比、归纳能力。从做出规定的形式、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或最高国务机构的设立、国民政府人员的构成等方面进行对比归纳。
(2)主要从国民政府委员会的人员构成看实质变化。联系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国内、国际背景即可回答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