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善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
A.英、法、美
B.英、美、德
C.法、美、德
D.英、法、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来源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为代表的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这三个国家应该是英、法、德,答案为D。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思想来源,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1875年,吴淞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通车,中国人第一次听见了火车的汽笛声,但比英国足足晚了半个世纪。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①工业革命成果未传入中国
②清政府腐朽落后
③人们思想观念封闭落后、愚昧
④中国一直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隔断了与世界的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给出了关于中国第一次铁路通车的情境,考查比英国晚半个世纪的原因,①小项不符合史实,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西方工业革命成果开始传入中国,④小项不符合史实,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所以中国落后的原因是②③所述情况,答案为D。
考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这道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各项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包括
①建立新王朝政权
②对边疆地区未有效控制
③沙俄势力威胁边防安全
④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时间限定——康熙初年,联系教材可知,康熙帝是清入关后第二代皇帝,第一小项排除,清入关后分封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诸侯王,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第四小项排除,康熙初年清朝面临的形势,一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二是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有待驱逐;三是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所以此题答案为B。
考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康熙即位初年面临的形势,考查学生的识记和概括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是( )
A.揭开印度民族独立的序幕
B.给英国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C.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民族独立运动
D.基本上完成印度的独立大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定了答题范畴,即“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分析选项,D项不符合史实,印度独立是在二战结束后主要借助国际力量完成的,所以排除,经过比较,A和B所述都不如C项更贴近题干主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印度要想取得独立,最主要的是政治领域唤醒人们的独立意识,所以此题答案为C。
考点:圣雄甘地
点评:此题是一道程度型试题,要求选择和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最贴近的一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毛泽东探索出的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农民起义夺取政权
C.通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夺权
D.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指毛泽东在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到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这段时期创立的,在此期间,他在实践的基础上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从而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并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最终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所以答案为A。
考点: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依据教材所述解答,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毛泽东所开创的 中国革命道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