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
——《梁启超年谱长编》
材料二?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梁启超《爱国论》
材料三?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病”与“药”分别指什么?(2分)
⑵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其核心思想。(2分)
⑶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方式及其影响。(6分)
参考答案:(1)“病”:奴隶性;“药”:自由。(2分)
(2)核心思想:兴民权,救亡图存。(2分)
(3)方式:办学会、建学堂、创报刊、写文章等。(3分,答出3点即可)?一
影响:促进了思想启蒙;激发了爱国热情;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3分)
本题解析:据材料一“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和“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 的信息回答;第二问,材料的作者是梁启超,再据两则材料的核心思想可知;方式依据课本所学知识,影响主要谈对戊戌变法及对中国思想界产生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百家争鸣”各家学派中,儒法两派实力最强
B.青铜器的装饰由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风”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
D.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儒家思想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确立了正统地位,在“百家争鸣”中,墨家代表了广大中下层人民,一度成为“显学”,《诗经》里边的“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庄子的浪漫主义散文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台湾后,台湾人民
A.要求清政府迁都再战 B.希望美国干涉还台
C.被迫接受日本殖民统治 D组织军队抗击日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割地议和,斥责济政府投降卖国;台湾人民发布檄文,抗议示威,并组织义军抗击口军的侵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梁启超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在这里,梁启超强调的是?(?)
A.历史是人们对过去人类活动的记述
B.重视历史的功用与价值
C.过去与现代存在必然的联系
D.深入研究才能探寻出历史规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局部战争地区冲突不断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