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内容的相同点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压迫,要求平等、自由、民主
C.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D.建立资产阶级专制社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不符合《独立宣言》的内容;C项不符合《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D项说法错误,三者都强调民主,反对专制。故选B。
考点: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的比较
点评:三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是比较史学中难度较大的一种题目,应该从纷繁复杂的头绪中去伪存真,一般可用排除法来分别审视各个选项。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献。它们都指导了各自国家的革命活动和实践。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如英国的《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但是美国和法国的文献主要是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因此三者的内容不同。此外三者的背景也不一样。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马克思。“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大致时间为
A.16世纪40年代
B.16世纪80年代
C.17世纪40年代
D.17世纪80年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的《权利法案》,1689年属于17世纪80年代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
A.议会权力至上
B.君主统而不治
C.“分权”
D.“制衡”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获益最大的是
A.农民
B.城镇有产者
C.金融资产阶级
D.工业资产阶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会席位,扩大了政治权利,因此选D
考点: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点评:1832年议会改革——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1)原因: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工人运动发展,工人阶级提出普选权;妇女运动兴起等。
(2)内容:修改议会选举规定,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议席,增加给新兴工商业城市。(3)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的地位发生了质变
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两者地位平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实行封建君主专制,议会处于从属地位;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A、C、D表述均不正确,故选B。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在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过程中,由于国情的差异,产生了不同形式的民主制度。例如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形式上就分为以英国为代表的君主立宪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民主共和制。成为以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样本。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