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古代中国商业产生并不断发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封建统治者执行这一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与唐朝以前相比,宋朝以后我国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以明清时期的商帮为原型。请问明清时期的著名商帮有哪些?(2分)
(4)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被打垮………”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清政府采取了哪些“不顾时势”的政策?(2分)这一政策造成的消极影响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
(1)重农抑商(1分);维护封建统治(1分)
(2)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店铺可以随处开设(1分) 突破了日中为市的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1分)
(3)晋商(1分) 徽商(1分)
(4)重农抑商(1分) 闭关锁国(1分)阻碍了明清之际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2分)
本题解析:
(1)该问考查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基本国策。封建统治者执行这一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2)考查中国古代市的变迁。唐代市、坊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商业活动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宋代以后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打破经营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3)明清时期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区域间长途贩卖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商帮,其中以徽商、晋商实力最强。
(4)考查清代的经济政策。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马克思所说“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指的是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它“作茧自缚”,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被动挨打。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
点评: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历来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区域。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特点和成果,江南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土地赋役制度的演变,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等内容都是以往高考重要的入题点。从命题趋势看,以选择题为主,注重对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及对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有关知识的考查显得尤为突出。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四: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社会发展特点。(9分)
(2)依据材料指出宋朝儒学新的发展的表现(9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特别强调“纲常伦理”的历史原因。(3分)
(3)现代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汤因比对宋朝的评价,体现了他怎样的历史观?(4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一:经济活跃,市场繁荣;(3分)材料二、三、四:科技领先世界,文化发达;(3分)所学知识:政治稳定,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确立;(3分)
(2)新发展:出现众多流派和代表人物;(3分)融汇各家,吸收佛家思想;(3分)强调纲常理念和道德情操;(3分)历史原因:中央集权政治要求,社会管理的文化需要(3分)
(3)历史观:对社会进步和多元发展的肯定,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肯定;(4分)
本题解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社会发展特点的概括,要求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概括。材料没有提供政治方面的,命题者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是要按命题思路去做的,材料一是经济的,可以概括出经济方面的要点,材料二、三、四都是文化的。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依据材料指出宋朝儒学新的发展的表现”,从材料中概括即可。对于另外要求回答的“找历史原因”要结合所学归纳总结。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注意分析结合材料分析汤因比之所以“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的原因:宋代的时候,经济繁荣、商业发达、科技兴盛、文明开放等,再联系所学回答其历史观。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宋代的社会发展?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图片中,能够代表中国“三千年前的名片”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图片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A是属于商周时代的司母戊鼎,距今3000多年;B、C为宋代的;D是明清时期的。故应选A。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结构的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清前期,两江总督高晋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重本抑末有所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