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华北太岳闻喜三区店头村翻身农民召开敬奉毛主席大会。大家都说:“过去敬灶君爷,什么事都不顶,毛主席一来,咱就翻了身,才是真正的活财神哩!”大会结束后,全村群众到家里都把灶君爷的像扯掉,贴上毛主席像,每天吃啥敬啥,还有鞠躬,形成敬奉毛主席运动。该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革命根据地实行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B.解放区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
C.新中国成立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47年,中共在解放区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农村实行土地改革,斗倒了地主,分得了土地,调动了生产的积极性,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从内心深深感谢毛主席。所以出现了敬奉运动,感谢毛主席帮助他们实现了温饱问题。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1938年在抗日名将抗李宗仁的指挥下,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主力两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淞沪会战
D.枣宜会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抗战时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的军事胜利是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A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9月,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8月—11月,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D枣宜会战发生在1940年。故选B。
考点:台儿庄大捷。
点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进行了比较努力的抗战,先后在正面战场发起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规模的会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农业生产
B.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C.重新划分报据地的阶级成份
D.执行国民政府的行政命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属于简单题,在抗战时期,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中共在根据地推行“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目的即在于此。故B项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位教师在讲授中国近代史时要求学生为右图的漫画写一句主题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洋人的朝廷
B.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D.相互提携共同奋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图片旨在考查提取图片有效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图片含义显示:中国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是《辛丑条约》造成的极大恶果,由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
B.表明了清政府的主权意识正逐步觉醒
C.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
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辛丑条约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排除A和C,D在材料看不出。清政府抗议外国侵略者的做法体现了清政府的主权意识正逐步觉醒。所以答案是B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等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清政府的主权意识也逐步的觉醒。但是由于中国国力弱,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无力维护自身的主权。八国联军侵华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反对外国的官员和民众,体现了清政府此刻已经成了外国侵华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