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即忘共和,既称民贼。”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
A.梁启超
B.黄兴
C.孙中山
D.蔡锷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从“1915年底”“冠冕”“民贼”等信息中可判断是孙中山发表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宣言。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56年,我国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人民公社,走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A.对B.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刊”、“复刊”时间相符的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和平统一”
B.“反贪污、反浪费” “改革开放”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拨乱反正”
D.“向雷锋同志学习” “实现四个现代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以考查考生对1958年“大跃进”和1980年后中央拨乱反正的知识。考生应熟练掌握相关口号出现的时间: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是1960年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B“反贪污、反浪费”是1951年“三反”运动的内容;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D“向雷锋同志学习”是1963年后提出的。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同学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民主化?②阶级结构变化?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项明显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百家争鸣当中并未出现民主思潮;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是新旧思想激烈的碰撞的时期,阶级关系对比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新制度逐步的确立。因此②③④正确,故选D。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也是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的时期,各种学派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也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欧洲17--18世纪是启蒙运动时期,为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也是西方思想引进的时期,宣传西方政治文明探求救国之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专家指出“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体,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
B.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
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相互
兼并
D.各国经济命脉正日益被跨国公司控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