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经济》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耕农经济.形成,其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③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脆弱性,因此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该表反映了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表格信息看,宝钞使用数量逐步减少并最终消失,说明其信誉越来越低,并最终被白银所取代,故A项的说法正确;经济衰退主要反映在生产生活水平下降等方面,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社会经济的大幅度衰退,排除B项;从表格看,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生活资料主要是布和稻谷,并非所有生活资料,排除C项;白银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但白银不是从开始就是主要货币,排除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社会发展特点的概括,要求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概括。材料没有提供政治方面的,命题者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是要按命题思路去做的,材料一是经济的,可以概括出经济方面的要点,材料二、三、四都是文化的。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唐代诗人陆龟蒙有诗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他赞美的是我国古代陶瓷业中的(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唐代这一信息可以排除D项清朝的珐琅彩。根据“越窑翠色”可以判断为青瓷。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陶瓷业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新文化运动》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