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8分)
国家
| ? 1750年
| ? 1830年
| ? 1860年
| ? 1880年
| ? 1913年
|
?西方
| ? 18.2
| ? 31.1
| ? 53.7
| ? 68.8
| ? 81.6
|
?中国
| ? 32.8
| ? 29.8
| ? 19.7
| ? 12.5
| ? 3.6
|
?其他
| ? 49
| ? 39.1
| ? 26.6
| ? 19.7
| ? 14.8
|
各文明或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份额。(百分比,世界总量=100%)(7分)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81页.《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试分析1750年中国的制造业同欧洲相比较为什么处于优势地位?(4分)
(2)西方在19世纪下半叶为什么在制造业中能够取得优势地位?这种地位的取得对国际时局造成了那些影响?(4分)
2、判断题
(2009年3月滨州市高考模拟21题)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3、判断题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④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判断题 “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
B.秦王赢政
C.隋文帝
D.唐大宗
5、判断题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照由尊至卑的顺序排列,依次应该是?
A.项王、项伯、亚父、沛公、张良
B.亚父、项王、项伯、沛公、张良
C.亚父、项王、项伯、张良、沛公
D.项王、项伯、沛公、亚父、张良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