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C
小题5:B
小题6:C
小题7:A
小题8:B
小题9:B
本题解析:
小题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小题2:②不对,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成为主流思想;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是条件而非原因,因此排除。
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很多方法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是选基法+排除法,即认真审读主题材料、题干和备选项,结合知识,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再运用排除法,将备选项中明显错误或明显正确的选项从备选项中排除,以缩小范围。再对其余选项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小题3:本题注意逆向思维,墨子属于墨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都属于儒家代表人物。
点评:人物型选择题即以人物的活动、评价为主要考查内容的选择题。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1)考查人物的活动。2)考查人物的观点、思想、主张。3)考查对人物的综合评价。?
小题4:孟子被后人称为亚圣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点评:孟子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并提出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
小题5:“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体现了孔子“礼”的思想。即恢复传统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
点评: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
小题6:“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仁”即“仁者爱人”,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爱人”就要遵循“忠恕”之道。
点评:孔子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小题7: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属于道家清静无为思想;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属于墨家思想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属于法家思想。因此选A,分别体现了孔子、孟子的思想。
点评: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小题8: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并不在在中国思想界占绝对统治地位;当时迎合统治者需要的是韩非子代表的法家思想,西汉汉武帝时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
点评:汉代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汉代的统治者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小题9:孔子和孟子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孔子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主张爱有差别,墨子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主张爱无差别。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9年5月珠海市高三第二次调研)美国众议院2009年1月28日晚以244票赞成、188票反对通过了奥巴马提出的总额为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中包含 “购买美国货”条款,即所有经济刺激计划项目必须使用美国制造的设备和商品。上述材料表明美国面对金融危机
A.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B.扩大国际国内市场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提取信息:面对金融危机,美国通过的经济刺激计划,强调必须使用美国制造的设备和商品,体现了美国在面对国际竞争的情况下,对美国商品的保护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漫画完成于1986年。漫画中站台上的数字是各方的购买力(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指数。其中,鹰寓指美国,相扑者寓指日本,一群小人寓指欧共体。对该漫画解读合理的是
三人撑角
A.美国发展新经济巩固了国力
B.日本已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
C.欧洲联合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D.美欧日三方支配了世界经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漫画中可以获得的信息:美国、日本和欧共体“三人成角”,体现当前世界经济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农业的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