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促使1972年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成功会晤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国政府预见到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
B、美国人民要求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呼声高涨
C、使美国产品打入中国市场
D、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改善关系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71年7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
B.继日本之后,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结束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
C.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
D.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否成熟,标志就是它的实力、对国际制度理解和参与的程度、世界对其认可程度。据此判断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
A.1949年《共同纲领》宣布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B.1949年与苏联建交
C.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30年后再回首——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图片展”贺词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只要中美双方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把握两国关系,坚持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大方向,不断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中美关系就一定能取得新的更大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阅读下列关于中美关系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完全可以不怕美国取消贸易最惠国待遇,中国有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假如我们不要美国的最惠国待遇,我们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是否就无法进行了呢?过去的美国经济制裁证明,并非如此……如果美国继续对中国采取敌意政策,中国民众很可能会把购买力转向别国或者国内品牌。美国必须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中国民众自觉地抵制有敌意国家的产品是有传统的,如果中国政府还能胸怀大度地宽容美国人的话……我相信报应。我深信会有那么一天--如果和解变得极不可能,我号召中国人民要记住仇恨。
材料二:那么,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是不是我们的敌人呢?……中关建交后,中美双方已结束了全面敌对状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有一个长期和平共处、竞争与合作的平行发展时期,双方在经济上互有需要,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的发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上,只有双方加强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才能维护世界和平……中关两国(包括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现在和21世纪,都不该成为敌人。
——《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问题》
材料三:自1979年至200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累计近6千亿美元。目前,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当前世界局势和时代主题,简要概述你对中美关系发展走向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材料一不主张积极发展中美关系,认为失去与美国的交往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号召中国人民记住仇恨。材料二主张积极发展中美关系,认为中美合作才能共同发展,认为中美不应该敌对。
(2)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因为这一观点更符合时代潮流,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与稳定,同时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中美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尤其是在经济上,理应积极处理好两国关系,共同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1)?这首诗中割占台湾是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3)1972年代表日本政府访问中国的内阁总理大臣是谁?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中日的建交有什么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895年。中国甲午战败,被迫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以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3)田中角荣。中美关系的改善,结束了长期对抗。揭开了中日两国关系新的一页,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