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为新中国“一五”、“二五”计划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比例上升与当时的大炼钢铁运动直接有关
B.农业比重下降是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D.国民经济建设方针出现偏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取图表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A、B两项分别分析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国民经济的冲击,二者表明国民经济建设方针出现了偏差。C项结论不符合史实,“左”倾错误的发展,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因此选C
点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民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造成1959—1961年连续三年严重困难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古今中外的改革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借
鉴更是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下面是编辑中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资料卡片。请参照范例,补充完成相关内容。
?事项 情景提示
| 改革人物
| 改革性质
| 政治方面积极意义
|
奖励耕织
| ? (1分)
| 是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
| (1)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壮大?了国力,为辜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 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2)打击并瓦壤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1分)?
|
他十分祟拜章破仓,他建立的新式军队都是按照拿破仑军队的模式建立的,他还聘请当时拿破仑手下的军官担任自己的军事顾问
| ? 穆罕默德·?阿里?
| (2分)
| ? (3分)
|
二一九法令
| (1分)
| (2分)
| (1)推动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 (2)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
“公车上书”
| 列举两人(2分)
| (2分)
| (1)? (2分) (2) 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符台历史发展的趋势。
|
?
参考答案:
?事项
情景提示
改革人物
改革性质
政治方面积极意义
奖励耕织
商鞅
(1分)
是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
(1)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壮大?了国力,为辜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 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2)打击并瓦壤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1分)?
他十分祟拜章破仓,他建立的新式军队都是按照拿破仑军队的模式建立的,他还聘请当时拿破仑手下的军官担任自己的军事顾问
?
穆罕默德·?阿里?
封建性质的富国强兵的改革(2分)
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3分)?
(3分)
二一九法令
亚历山大二世(1分)
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分)
(1)推动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
(2)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公车上书”
康有为、梁启超(2分)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分)
(1) 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是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表现出强烈的爱国心。 ?(2分)
(2) 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符台历史发展的趋势。
本题解析:注意语言的概括性,历史事件的准确性货物科学性。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我们能从中得到的信息有?(?)

图一?图二
①民族资产阶级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生存艰难
②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具有革命的一面
③由于资金少、规模小和技术力量薄弱等特点,民族资产阶级不敢与压迫剥削阶级彻底决裂,具有妥协的一面
④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表明民族资本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用排除法。从图一中可以判断①②是正确的,从图二中的曲线走势可以断定一战期间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高峰期,故④正确;③本身说法正确,但从图中无法提炼出此信息,故不能入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他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普罗泰格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山西恒山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修建在悬崖峭壁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出现于?

A.西汉
B.东汉
C.南北朝
D.南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