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920年《新妇女》载文指出:“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材料主要反映了
A.封建婚姻观念的动摇
B.封建礼教彻底崩溃
C.西方新式婚姻观在我国确立
D.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1833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和主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采用了中国纪年,大量引用儒家语录,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宣传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一现象表明
①清政府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开明政策?②西方学说由此在中国广泛传播
③西人办刊注意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④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材料可知,敦士立所创办的报纸的典型特点是“孔子加耶稣”模式,实际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这说明了西人办刊注意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③正确。同时既然是中国近代第一份报刊,也就说明④正确。材料中无法判断清政府对外来文化采取的态度,也不能根据这么一份报纸的创办得出西方学说在中国广泛传播的结论,那样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①和②错误。所以答案为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主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近代婚俗变化的表现是
A.删繁就简,仿西式婚礼
B.婚姻完全自主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定亲迎娶有一整套烦琐的程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其中袖口的三颗扣子代表
A.三民主义
B.三省吾身
C.三权分立
D.三次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孙中山的革命理论的掌握情况,孙中山的“革命及建国”思想主要体现在三民主义上.故答案选A。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改革开放以来,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百姓餐桌,使城市人的饮食生活丰富多彩的是
A.“小康”计划
B.“菜篮子工程”
C.统购统销政策
D.“安居工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把握两个信息:改革开放以来、饮食生活。A项不仅是饮食生活,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时间信息,也符合饮食生活范畴;C项是改革开放以前的经济管理制度;D项是房屋建筑领域,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饮食生活的变迁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选项要匹配两个要素:一是时间范畴,改革开放以后;二是物质生活的范畴,饮食生活领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