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A.主张探讨人类社会
B.追求道德和正义
C.维护雅典的直接民主
D.体现神秘主义色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的信息可知苏格拉底的思想体现神秘主义色彩,故D项符合材料,排除;从题干中“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可知A、B两项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雅典的直接民主,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英国无产阶级认清工业资产阶级的反动面目,并与之决裂,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独立政治斗争开始于
A.1688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B.1832年议会通过改革法案
C.1839年议会否决宪章派提出的请愿书
D.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不断增强了自己在议会中的地位,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但曾与工业资产阶级在争取选举权斗争中并肩作战的工业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有所恶化,这就使无产阶级逐渐认清了资产阶级的反动本质,认识到民主平等权利只有靠自己的斗争来争取,宪章运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著名作家曹聚仁在谈到宋明时期两位儒学大师时,曾经这样比喻:第一个人,看见敌机来了,他会教弟子爬到书架上翻查飞机种类、性能以及防空方法;第二个人会让弟子闭目静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为机声所慑。“第一个人”是
A.朱熹
B.陆九渊
C.王阳明
D.黄宗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认识。看见敌机来了,他会教弟子爬到书架上翻查飞机种类、性能以及防空方法。是朱熹“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的也体现;让弟子闭目静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为机声所慑。是陆九渊的心学主张的体现。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用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文学领域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2月l4日,中苏双方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妁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同时也约定苏联在1952年底以前,无条件地将中国长春铁路移交给中国,从旅顺撤出苏联军队。同时,为中国提供一笔总数为三亿美元的建设贷款。
——据(日)中岛岭雄《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
材料二 下表所列为自1970至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背景和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什么共同特色?与这些国家建交,反映了中国在外交策略上有什么改变?(3分)
(3)你认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件么?(4分)这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背景:两大阵营尖锐斗争;美国等西方国家敌视中国。(2分)作用: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起了积极作用。(2分)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1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联合抗苏(或“一条线、一大片”战略)。(2分)
(3)原因:苏联威胁中国安全;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劣势;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4分)影响: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抗衡苏联;有利于中西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础。(3分)
本题解析:(1)结合材料一中的时间特征“1950年2月”联想教材内容可以直接找出中苏结盟的时代背景,其作用在于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起了积极作用。(2)从表格国家名称的社会性质能看出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均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然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目的在于联合抗苏。(3)结合所学内容可直接回答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和积极影响,即原因:苏联威胁中国安全;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劣势;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抗衡苏联;有利于中西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