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3分)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 欧洲旧思想
| 乙 中国旧思想
| 丙 欧洲新思想
|
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永不得相混。
|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
|
九、全国人皆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 九、全国人皆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
?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请回答:
(1)据表中甲、乙内容,概述“欧洲旧思想”与“中国旧思想”的异同点。(6分)
(2)据表中丙内容分析,“欧洲新思想”体现了怎样的国家构想? (3分)?这种“新思想”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何意义?(4分)
(3)你认为梁启超做出上述比较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的意愿在当时没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参考答案:(12分)(1)不同:欧洲强调神权至上,突出反映教会专制统治;
中国强调君权至上,突出反映君主专制。(4分)
相同:都反映了封建专制、等级社会的时代特征。(2分)
(2)构想:人民主权、政教分离、法治。(3分)?
意义: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促进欧洲的社会转型(代议制的建立)。(4分)
(3)意图:学习西方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2分)
原因:中国的专制统治和列强的侵略;?(2分)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2分)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2分)
传统思想的制约,民主观念淡漠。(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表明? (? )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荣誉
C.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大
D.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撒切尔夫人的话表明,中英能够就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是因为中国政府坚持原则,不肯让步.并在实力上占优势。这说明一个国家的外交活动能否达到目的,是以国家实力作为后盾的。由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强大。使英国不得不作出妥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明朝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两者的共同之处是?①都属于唯心主义?②都带有民主性的色彩?③都企图维护封建统治秩序?④都成为当时居统治地位的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宋明理学都是唯心主义思想,企图通过强调道德来教导民众服从统治,忽视人的基本欲求,为封建统治者所提倡,所以朱熹的理学和阳明心血都曾成为当时代居统治地位的思想。应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西方报纸说:“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消除了国外人们头脑中一个好战的中国的形象。他的发言代表了亚洲人的声音……经过这次会议,也架设了中、美官员双方接触的桥梁。”此会议应是( )
A.日内瓦会议
B.亚非会议
C.第26届联大会议
D.布雷顿森林会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代表了亚洲人的声音”、“架设了中、美官员双方接触的桥梁”可知选择A项。B项美国没有参加;中国是在26届联大后重返联合国的,排除C项;D项周恩来没有参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看下面资料(中国行政的不完全的统计资料)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县制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对政治一统有着长远的历史意义
B.民族县的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
C.人民民主专政下的民主新气象是出现在四大经济特区建立的年代
D.新中国历史上乡镇管理机制曾经被否定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人民民主专政下的民主政治在建国初期出现,不是在80年代,所以C错误,ABD表述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