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
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
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
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2、判断题 王阳明《传习录》载,“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这一主张
A.否定“存天理,去人欲”
B.科学指明了心与物的关系
C.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D.注重人的意识的重要作用
3、判断题 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
③皇权专制与相权制约的矛盾?④皇位世袭与外戚、宦官干政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判断题 (24分) 重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近现代经历了几次发展的机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以下材料均摘自李家发《重庆历史与文化》)
材料一:1891年重庆最早的近代工业森昌泰、森昌正火柴厂建立。19世纪末,近代纺织业在重庆兴起并迅速发展,1900年重庆纺织厂约占全国织布厂总数的30%。1908年重庆的第一家蒸汽机械缫丝厂建立,辛亥革命后,发展迅速,剿丝厂和剿丝车占全省(四川省)剿丝业的35%和31%。1899年,举人文国恩筹办了重庆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煤矿,到1911年,小煤矿已发展到近30家。

材料二:1937年9月至1940年6月,迁入重庆的民营企业达254家,占迁川厂矿的90%。国民政府的9家兵工厂也迁入重庆,加上原有的两家,约占兵工署直属兵工厂总数的三分之二。重庆建成为包括军工、钢铁、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造船等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
材料三:1997年重庆被设为直辖市,重庆迎来了发展的新春天。图为90年代末现代化重庆崛起的景象。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重庆近代工业兴起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重庆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10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90年代末重庆飞速发展的原因。(6分)
5、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 年均增长率(%)
|
1953~1957年
| 4.5
|
1958~1962年
| 4.3
|
1963~1965年
| 11.1
|
1966~1970年
| 3.9
|
1971~1975年
| 4.0
|
1976~1980年
| 5.1
|
1981~1985年
| 8.1
|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请回答: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1958-1962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之后为什么又有大幅度回升?(3分)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2分)
⑵造成1966-1980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长期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党和国家是怎样改变这一现状的?(5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