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判断题 战争造成的灾难有目共睹,但不同时代、不同人对战争有不同的思考和主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它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
——《大国崛起》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明材料二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反对战争。向往和平 (2)二战后。西欧国家先后建立了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共体。欧盟。发行统一货币欧元。这种团结合作的一体化方式极大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从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住了机遇,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而丧失了机遇,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也会不进则退,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请以具体史实谈谈19世纪俄国的历史发展是如何证明“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的。并以19世纪中晚期德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为例,说明“任何国家要想发展,都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非常有力的政府和安定的环境”。结合21世纪中国政府的转型,谈谈你的感想。
参考答案:(1)19世纪中期俄国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社会经济十分落后。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2)德国在19世纪中期由于四分五裂、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工业革命进展缓慢。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俾斯麦继续推行“铁血政策”,稳定刚刚统一的国内秩序。19世纪晚期,工业增长速度居世界第二位,成为新崛起的工业强国。(3)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本题解析:此题以“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为中心组织设问,旨在考查考生分析、对比、论证等综合能力。回答第一问时,要从“制度创新”的角度选取答案。回答第二问时,要从“国家统一”的角度论证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问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应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大形势并联系具体事例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C.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 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明末清初时期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人批判继承儒学,儒学重新焕发生机。因此选D。 点评:本专题把握一条线索,即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特别注意的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程朱理学、明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这四个阶段的演变。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写道:“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这反映出鸦片战争后 A.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B.中国原有的经济形态遭到破坏 C.耕织分离改变了资源流向和配置 D.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的经济侵略加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造成国内手工业者失业,传统的手工业开始衰败,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关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国内资源流向,材料中没有提及,故A、C不选;材料反映了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的经济侵略形式,没有反映其侵略的进程,故D与材料不符。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世界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实力的衰落 B.西欧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 C.中国的崛起 D.世界经济的多极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世界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故答案选择D项。 点评: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是二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关于美苏争霸期间的多极化趋势,高考主要考查其表现,主要包括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等。(2)苏联解体后的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高考试题一方面考查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另一方面重视考查在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背景下,世界局势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认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基础是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世界主要政治力量无不建立在强大的综合国力基础之上,高考试题重视对国际主要政治力量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