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l947年杜鲁门宣布世界已经划分成“自由制度”和“极权政体”两个阵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要在这两种对立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征服的企图。
——《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战后初期的美国对外政策是在l947年开始实行的,那时宣布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对受到侵略威胁的国家提供了美国的经济援助与军事援助。……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而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伙伴关系和实力是持久和平的大厦的两个支柱。谈判则是第三个支柱。因为通过我们愿意同共产党国家以公平和认真的方式讨论分歧的态度,可以更加令人信服地说明我们是致力于和平的。”
——摘自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材料三? l981年,里根声称,对苏联施加经济压力,……以使苏联领导人削减军费,并逐渐缓和他们在世界上的行为,尤其是在阿富汗问题上。
——《冷战时期美苏贸易》
材料四? 1989年布什公开提出:美国现在的目标远不仅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我们所要求的是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西方应当鼓励苏联朝一个开放的社会演进,直到迹象表明苏联已经进行了民主和自由市场的经济改革之后,华盛顿才会不再阻止对苏联的经济援助。
——《世界历史》杂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是指什么?这表明美国对苏联采取什么政策? (4分)
(2)据材料二,说明尼克松1970年提出的对外政策,同战后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外政策有什么不同? (4分)
(3)材料三反映出美国对苏联的政策有何变化?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2分)
(4)材料四中布什所说:“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其本意是什么? (2分)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2、判断题 “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后,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材料表明我国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C.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4、判断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5、判断题 图是195 4年9月20日,人民代表举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情景照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与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的“三三制”原则有关
③形成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届人大会议上
④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