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甲、乙分别是1920年和1936年我国经济生产总值所占比例(%)示意图。从甲到乙的变化反映出 ①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②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 ;③外国资本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④农轻重比例有所改善。

图甲?图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察近代中国经济。甲、乙两图分别是1920年和1936年我国经济生产总值所占比例(%)示意图,所以不能反映国国民经济总量,排除④,此时占比重最大的仍是农业和手工业,相比1920年,1926年农业和手工业比重有所下降,所以体现自然经济走向解体,而体现不出外国资本操纵中国经济命脉。所以选①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我国喜迎奥运。2010年是农历
A.庚寅年
B.己丑年
C.丁亥年
D.辛卯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 年中国棉纺织厂拥有纱锭情况表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从1912 年至1919 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 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材料三:1919 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简表(单位:家)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的表现及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上的弱点,并谈谈你对其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1)表现:新建厂矿大幅度增加,纺织业、面粉加工为主的轻工业迅速发展。原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同时对中国轻工产品的需求量扩大。
(2)弱点:投资规模小,重工业落后,布局上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较顽强的生命力,但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只有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本题解析:本题是图表材料解析题。考查学生从图表中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中可看出:厂家增加,轻工业发展;第(2)问其弱点是资金少,规模小、片面畸形、布局不合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世界大国普遍重视发展航天科技,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70年代这一领域的重大成果。
年份
| 国家
| 成果
|
1957
| 苏联
| 第一颗人在地球卫星
|
1961
| 苏联
| 第一艘载人飞船
|
1969
| 美国
| 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
1970
| 中国
|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
1971
| 苏联
| 第一个空间站
|
上述成果表明了(?)
①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②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状态
③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奋起直追
④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力大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①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②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状态
③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奋起直追,以上都是正确的;④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力大增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此时新经济政策已经废除。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
(1)1956年制定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以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为重点。(2)1963年制定第二个科技发展规划,部署了“两弹一星”的试验与研制。(3)1985年制定实施“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4)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5)2003年,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奉
天承运”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最早从秦朝开始使用,明朝正式使用在帝王诏书上,《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可见,这一词语主要体现了古代帝王
A.宣扬迷信思想
B.祭祀天地神灵
C.宣扬君权神授
D.报答天地之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