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研制成“两弹一星”、战略核潜艇、银河系列计算机,长征系列火箭并打入国际航天市场等。这些自主创新的巨大成就出现的重大意义有 (? )
①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证明中国科技创新体制完善
③证明中国已经是世界科技强国
④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项正确,材料中的这些自主创新的重要的成果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生产的效率;②③项错误,材料中的这些成果无法证明我国科技创新体制已经完善,也不能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了科技强国,材料并未交代;④项正确,两弹一星等科技成就,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供。故选B。
点评:建国以后,把加强我国的国防,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威胁,作为我们科技工作的主要工作来抓。在艰苦的环境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改善了我国的安全环境。与此相关的新中国的其它的科技成就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诗经.十月之交》中的“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句话,往往被人用来形容春秋时代翻天覆地的变化,意思是原先高高在上的突然跌落到谷底,原先在谷底的突然升到顶峰.下列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封邦建国
B.世卿世禄
C.有教无类
D.工商食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春秋时代以前,平民是没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接受教育的都是些贵族。在自从春秋时代,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后,平民和贵族一样,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就是这样,平民在社会上的地位相对的提高了,贵族社会地位相对降低了。这就是“原先高高在上的突然跌落到谷底,原先在谷底的突然升到顶峰。”
这道题主要关注能体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他几个选项,没有体现出这种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是中共中央为1962年制定的粮棉产量指标。其数据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建设中
会议
| 粮食产量指标
| 棉花产量指标
|
1956年中共八大
| 2500亿公斤
| 4800万担
|
1958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 7500亿公斤
| 15000万担
|
A.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 B.出现大跃进运动
C.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实施“一五”计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它涉及的内容是农村土地的经营方式,不是粮食的产量高低问题,所以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于1956年就已经完成,它涉及的是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不涉及粮食的产量问题。“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并于1957年提前超额完成任务,所以1958年的数据变化与“一五”计划无关。材料中的粮食产量由2500亿公斤提高到7500亿公斤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是大跃进高指标的表现。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一五”计划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在于
A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危险? B“左倾”错误严重
C中央对内外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D 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发动原因的理解,题意要求抓住“根本”原因。选项AC是文革发动的两个原因,但都只反映了一个方面,D项是对党内形势做出的错误估计和判断。而B项是其它三个选项反映的事实出现的原因,也即是犯错误的根本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题中正确的是?(?)
A.评中美关系的解冻
B.论两极格局的形成
C.论欧盟的崛起与东扩
D.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其中A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在70年代B是在1955年C是1993年以后D是1961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