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历史高频试题、高中历史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古代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主要经济政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文学成就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罗马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近代史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两次工业革命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生物进化论 改良蒸汽机 电气技术的应用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政权的对峙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思想的萌发 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民主义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
现代史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与量子论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大众传媒的发展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教育事业的发展
选修部分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欧洲的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 洛克 卢梭 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 大抗议书 内战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法国大革命 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宪章运动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抗日战争胜利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华盛顿体系的构建 非战公约 国际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 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中东战争 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 海湾战争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历史杰出人物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 东西方的先哲 孔子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亚洲觉醒”的先驱 孙中山 甘地 凯末尔 无产阶级革命家 马克思、恩格斯 列宁 毛泽东、邓小平 杰出的科学家 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牛顿、爱因斯坦 探索历史的奥秘 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人类起源之谜 三星堆遗址 玛雅文明的发现 玛雅文明的历史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 金字塔和拉美西斯二世遗迹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 罗马的古建筑遗址群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佛罗伦萨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万里长城 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 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 昆曲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塞内加尔的戈雷岛 奥斯威辛集中营 其他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5-28 21:49:23 【

1、判断题  下列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主要来源于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冲突 ②世界大国插手该问题使之复杂化
③在多次武装冲突中,以色列占据了优势 ④联合国在该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时,美第8集团军运筹小组通过收集志愿军入朝参战后与美军交战的全部战斗记录,发现了一组至关重要的数字:从1950年年底到1951年年初,中方军队3次大规模攻击持续的时间都是8天。……李奇微(美第8集团军司令)头脑中随即形成对付志愿军“礼拜攻势”的有效方法:当志愿军凶猛的“礼拜攻势”接近尾声的时候,联合国军队再将强大的反击力量投入前沿,向弹尽粮绝的志愿军反扑上去,把志愿军死死缠住。
——《中国青年报·上甘岭战役上了中美两军的军事教材》
材料二 1991年海湾战争中,……一辆M1A2坦克跑半英里就要消耗一加仑汽油。两个“阿帕奇”直升机营一个晚上的加强飞行就能吞噬掉60000加仑的JP-8油。虽然美军在伊拉克战争开战前已经特意铺设了一根输油管道到科威特北部,不过,大量的加油任务还得由无数的5000加仑容量的加油车完成。还有2500加仑容量的加油车提供辅助。如果一天没有油料和饮用水,美军自身生存都难以为继,更不要说作战了。
——凤凰网军事频道《防务新观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造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攻势仅能持续8天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则材料均体现出了何种战争理念?请再举出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原因:①联合国军的空中封锁,中国军队后勤补给线受到威胁,甚至中断。②中国军队运输方式落后,陆上运输受到封锁,只能靠人力和畜力。③志愿军粮食弹药短缺,仅供大约维持一个星期。④山路崎岖,气候恶劣,交通不便,运输困难。(答出三点即可)
结果:进攻难以持久,后期遭受损失。
(2)战争理念:后勤制胜。例子言之有理即可,如淮海战役。陈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末,犹太富国主义运动兴起,英美竭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他们的策划下,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断坦。从此,阿、以两个民旋问的矛盾日益加深,不断发生流血事件。1949年5月14日,犹太人宣布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5月15日,阿拉伯国家就同以色列发生第一次中东战争,战争结束后,却遗留下许多问题,此后逐步引发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中东战争。
材料二?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进行了反思,他突然认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一开始就没有建立起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杷对方看作不共戴天的敌人。
请叫答:
(1)根据材料,结台所学知识分析五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5分)
(2)针对战争的不断发生,萨达特的政策作出了怎样的调整?有何意义?(5分)


参考答案:(1)原因: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美、英等大国插手与干涉;宗教、民族矛盾;领土纠纷;阿以缺乏信任、相互敌视。?(5分)
(2)调整:改变以往的战争政策,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2分)意义:打开了和谈之门,开始了中东的和平进程。(3分)


本题解析:本题探寻中东问题的产生的历史渊源,矛盾不断激化的症结,针对中东问题诸多政治人物所做的努力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归纳问题时注意体会大国干涉是中东问题难以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要解决争端,必须双方真正从和平方式入手来解决。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人阿兰·坎彭在《第一场信息战争》中写道:海湾战争是一场“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这说明
A.核武器的破坏作用已消失
B.信息技术是决定战争成败的根本因素
C.现代战争不需要人的参与
D.电脑网络技术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体现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注意其他三个选项说法本身是不正确的。故答案选择D项。
点评: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战争,广泛使用了20世纪90年代初最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除了把握其海湾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外,还要注意总结分析美国出兵海湾的原因和海湾战争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云山之战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作为模范战例,被日本陆军自卫队干部学校收入《作战理论入门》一书。书中说:“对中国军队来说,云山战役是与美军的初次交战,尽管对美军的战术特点和作战能力并不十分了解,还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忠实地执行了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对孤立分散的美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包围,并积极勇敢地实施了夜间白刃战。”
材料二 在海湾战争当中,美军利用空中战机和“战斧”巡航导弹实施远距离超视距打击,以及大量进行电子战的行为,即使是双方陆军坦克部队的交火,美军也最大限度发挥己方M1A1主战坦克的火炮射程优势,始终在伊军T——72坦克的火炮射程之外开火射击,使得伊军坦克部队只能被动挨打。……美军又以作战飞机和武装直升机打击伊军地面部队,以巡航导弹打击伊军军队集结地区,以海军航空兵打击伊军反舰导弹阵地,以特种部队和电子战对付伊军常规军事力量等。

云山之战
(1)依据材料一(含图片)、二,分别概括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的不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在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朝鲜战争:以战壕为依托的阵地战;近距离的短兵相接;强调军队的数量优势,体现传统常规战争的特点。海湾战争:以电子战、信息战为主;远距离精确打击;强调多军种协同作战,体现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2)作用:在朝鲜战争中,联合国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工具,未能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但在海湾战争中,联合国发挥了维和的作用。原因:联合国在成立初期,受美国操纵;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加入,联合国开始成为伸张正义的讲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经济》..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