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传统的中国是被会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存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凶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主要是在说明全球化
A.对各国的损益存不同时期有差异
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D.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弊大于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和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该材料反映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对各个国家是有阶段性差异的,依据相关史实,A项最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到“美德即知识”,体现了
A.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
B.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
C.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变化
D.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均强调人的价值,故排除A项;B项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C项中“根本变化”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提出“美德即知识”,强调人类的理性。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8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领代表团到西欧访问时,法国总理说,1977年法中贸易额同两国的友好关系不相称;丹麦首相送行时说,你要到大国访问了,希望不要忘记我们小国;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说,听说你们资金困难,我们愿意提供支持,50亿美元怎么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对外开放的决策得到了欧洲国家的欢迎
B.西欧国家具有进一步发展同中国关系的愿望
C.谷牧率团访欧促成了中国做出改革开放决策
D.中国同西欧的关系呈现“政热经冷”的特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法国总理说,1977年法中贸易额同两国的友好关系不相称;丹麦首相送行时说,你要到大国访问了,希望不要忘记我们小国;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说,听说你们资金困难,我们愿意提供支持,50亿美元怎么样”可以得出各国都希望能进一步搞好和中国的关系,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GDP增长率在1961年、1979年和1993年变化较显著。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三年GDP增长率变化显著的共同因素是

A.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
B.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C.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93年后中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只是公有制,所以A项错误。B项明显与史实不符合,所以排除B项。D项为无关项,尤其是在1961年经济发展更不是产业结构重大调整,而是国家对原来的经济发展路线的调整而出现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09年高三第一轮复习联考试卷,历史,
11)2008年7月29日,国产“和谐号”动车组列车驶进合肥火车站,这说明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以下对中国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铁路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
B.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形成于北洋军阀时期
C.“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D.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性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线路在上海开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辛亥革命前夕,已陆续修建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