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判断题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取代。这种变化
[? ]
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
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因利益和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D.体现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利益趋于一致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图片是凝固的历史。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安理会开会的情景。

材料二?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护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也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得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联盟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波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国联最终没有能够制止二战的爆发,有其自身结构上的原因:国联成立仓促,从建议提出到正式成立,时间短,没有进行充分准备;美苏这两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长期处于国联之外,操纵国联的是英法这样的二流国家,严重削弱了国联的权威。国联大会和行政院各自职权规定不清,大会一致通过的决议才能有效,极大地限制了国联的行动能力。
材料四?早在20世纪60年代,亚洲和欧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付苏联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量奉行不结盟政策,但是却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
材料五?伴随着苏联解体、美苏对抗的消失和日本经济实力的大大增强,日本越来越不满足“经济强国”的地位,积极谋求与之相应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地位。为此,日本众议院通过了允许向海外派遣自卫队协助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案,并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丛书》
请回答:
(1)国联、联合国成立时标榜的共同宗旨是什么?两个组织成立后初期是否达到了这一目标?
(2)结合材料四及所知识,说明联合国作用改变的必然性。
(3)报道说日本越来越不满足“经济强国”,的地位,积极谋求与之相应的“军事强国”,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你是否同意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理由是什么?
4、判断题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其“火药味”的表现是
A.朝鲜战争
B.海湾战争
C.美国轰炸南联盟
D.北约轰炸利比亚
5、判断题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 “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