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①都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②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③都促进了各自社会的发展? ④都以失败而告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都取得了成功。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①导致国内市场狭小
②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
③缺少工业投资
④农民强烈反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导致下表中俄国经济状况的根源是?
A.农奴制盛行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俄国科技落后
D.垄断组织尚未产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注意表格中的“19世纪中叶和1861年”,由于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选A。B不符合事实,工业革命的影响已经波及俄国;C不是根源;D产生于19世纪末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考点:俄国农奴制
点评:19世纪中叶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61年2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在主持国务会议开幕式时宣布:“诸位请相信,凡是为了保障地主的利益能够做到的一切,都已经做到了。”其含义是
[? ]
A.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农奴制基础
B.废除农奴制以维护地主利益为前提
C.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农奴在政治上仍然没有获得人身自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认识到)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使节团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为了支撑这次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政府投入之大,官员级别之高,出访时间之长,在日本乃至亚洲国家与西方世界交往的历史上,岩仓使节团的出访都可称得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动。
──《大国崛起》解说
材料三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四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你怎样看待材料中“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 (4分)战争使俄国“学到今后对它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2分)
(2)从材料二看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动力是什么?(2分)请结合维新的相关措施简要说明。(6分)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8分)
(4)转折点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代名词,请在表3中标有英文字母A、B、C的空白处填空。(每空不得超过15个字,6分)
表1:19世纪俄日中的历史转折
改革人物
| 改革任务
| 历史地位
| 证据理由
|
亚历山大二世
| A
| 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明治天皇
| 摆脱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
| 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 B
|
光绪帝
| 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 C
参考答案: (1)俄国沙皇制度的专制腐朽;农奴制经济落后。(4分) 结果:战争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或: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分) (2)学习西方或“西化”。(2分) 四民平等、殖产兴业、军警近代化、教育改革和生活“欧化”等。(6分,措施答出两条以上即可得4分,说明过程2分) (3)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在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等(答出四条即可得8分) (4)A:废除农奴制度,改变落后现状(2分) B:1.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2.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3.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成为亚洲强国(2分,答出第1或2点均可得满分2分,只答第3点得1分) C: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作用。(或:推动了思想解放,激发了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和思想观念等)(2分)(本小题评分说明:ABC任何一条答案字数超出规定字数扣1分,最多扣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中“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实际是指俄国沙皇制度的专制腐朽;农奴制经济落后;战争使俄国“学到今后对它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指战争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也可解答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从材料二看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动力是学习西方或“西化”;维新的相关措施有四民平等、殖产兴业、军警近代化、教育改革和生活“欧化”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过程。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依据材料三、四,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在于,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在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等。 (4)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再认历史史实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填写即可,在表格中完成成为转折点重大历史事件。如表:19世纪俄日中的历史转折 改革人物 改革任务 历史地位 证据理由 亚历山大二世 A 废除农奴制度,改变落后现状 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明治天皇 摆脱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 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B 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2.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3.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光绪帝 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C 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作用。(或:推动了思想解放,激发了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和思想观念等) 考点: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