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持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1)根据材料一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4分)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宣布,“欧洲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西欧绝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这种变化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二战后初期,西欧的国际地位下降,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2分)西欧国家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2分)
(2)从美国控制西欧到平等的伙伴关系。(2分)
(3)动摇了两极格局,(2分)推动了多极化趋势出现。(2分)
本题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作答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二战后初期,西欧的国际地位下降,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西欧国家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第(2)问,本题考查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国际格局。战后初期西欧衰弱,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六七十年代西欧崛起倡导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第(3)问,要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方析欧盟的成立对世界的影响,动摇了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出现。
点评: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影响了国际格局的变化。二战后至今,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历经了两极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出现和多极化趋势加强三个阶段。
1.两级格局的形成。二战后,西欧普遍衰弱,美国和苏联成为主宰世界的两大主要力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导致了冷战局面的出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相继出笼,1949年北约成立、1955华约成立,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2.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欧共体、日本、第三世界、中国崛起,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2.多极化趋势加强。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一超多强”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两极格局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格局正处于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法币制度。公告指出:“自近年世界经济恐慌,各重要国家相率改定货币政策,不许流通硬币。我国以银为币。白银价格剧烈变动以来,遂致大受影响。国内通货紧缩之现象,至为显着。因之工商调敝,百业不振,而又资金源源外流,国际收支大蒙不利,国民经济日就萎败,种种不良状况,纷然并起。”……公告中规定了六条办法,其主要内容为: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稳定法币对外价值,保持汇率稳定。
法币政策是南京国民政府继“废两改元”之后实施的又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同时也是我国货币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变革。它对于我国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三、四十年代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黄余送 裴平《民国政府的货币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政策的积极影响。(9分)
参考答案:(1)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西方各国的货币政策引发中国金融动荡、经济发展困难;中国货币发行不统一,币制混乱。(6分)
(2)结束了中国货币混乱的状态,实现了币制的统一,促进了国内农、工、商业的发展;摆脱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稳定了金融市场;成功集中了国内资金,为抗战作了较充分的物质准备。(9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改革的背景可依据材料中的时间1935年来分析,1929年至1933年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时期,1935年是经济危机影响的时期,西方各国为了转嫁危机而采取了许多不良措施,加剧了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关系,所以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
(2)第二问,此问题主要是从货币统一的积极意义来回答,货币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依据材料中的“它对于我国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三、四十年代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来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推断下列言论中最有可能出自韩非子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是荀子的言论,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B项主张法治,体现了法家思想;C项主张尚贤,体现了墨家的思想;D项体现了道家的无为思想。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10年2月,欧盟连续召开三次重要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希腊债务危机给欧元区带来的影响。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欧元正式启用于两极格局解体后
②欧元区的形成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完成
③欧元的使用有利于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
④欧元的使用引发了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欧元的诞生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但不是欧洲一体化完成的标志,因此②错误;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欧元的使用有利于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①③正确;希腊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即是政府的财政赤字,而不是欧元的诞生,因此④错误。故选D。
点评:欧元是欧洲一体化的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从此,欧洲的一体化由政治家的推动变成了民众自下而上的行为,极大地加强了欧洲内部的联合。欧洲各国的债务危机并非欧元的使用产生的,而是各国的财政赤字政策。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非洲需要世界,世界需要非洲”的本质含义是
[? ]
A.不允许他国干涉非洲经济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
C.非洲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小
D.非洲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