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有关近代“断发易服”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 )?
A.留美幼童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B.受到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C.民主革命思潮的推动
D.具有移风易俗,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色彩
2、判断题
新中国工业化进程开始时的主要特点是?
A.合理调整工商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
D.优先发展重工业
3、判断题 分思想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播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苏格拉底
(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2分),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2分)?
材料二

(2)根据图中美术作品的特征,判断它们产生的历史时期及其反映的主流思想。(2分)指出它们的作者和康有为宣传思想文化手段的相似之处(2分),分析产生这种相似之处的共同因素(4分)。
材料三?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相同点,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潮流?(6分)
4、判断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骷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非打倒孔家店不可”
——李大钊
指出以上三段材料的主要思想(3分),分析出现这些思想的原因(9分)。
5、判断题 1972年9月25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国宴欢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在周恩来致欢迎词后,田中致答词。在谈到侵华历史时,他表示:“过去几十年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期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麻烦,我对此在此表示深切反省之意。”田中首相的这种说法
A.深刻反省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历史
B.说明了日本敢于正视历史
C.用麻烦二字是对侵华战争的轻描淡写
D.中日之间在国家利益、历史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