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香港《明报》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胜出。
材料二 英国广播公司(BBC)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揭晓(1999.9)

请回答:
(1)马克思最后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些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马克思之后,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因斯坦和牛顿紧随马克思之后排在第二、三名,请你分别介绍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立主要吸收的合理成分来源于
①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②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③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④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 ]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3、判断题 19世纪中期以后,促使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的主要因素是
[? ]
A.最初提出的基本原理有错误
B.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C.资本主义发展不断走向成熟
D.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激烈竞争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误的”,而且“马克思的主要学说”“皆非出于独创”;不过,他还是承认“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说中,确有一段真理”: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下”,劳动者与资本家“所得的各自部分”“实在未能公允,实在应谋改革”。美国经济学家韩讷在其《经济思想史》中对《资本论》逐一进行批判,但他在谈到马克思“以‘历史概念’观察资本”时,认为马克思“对产业状况有精密分析……颇有价值”。
材料二在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理论家当中,马君武、朱执信、孙中山、廖仲恺、宋教仁、冯自由先后在《译书汇编》、《浙江潮》、《民报》等报刊上介绍过各种社会主义学说。朱执信在《民报》(1907年)上相继发表的文章中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并节译了其中的片段。朱执信指出:“顾自马尔克(马克思)以来,学说皆变,渐趋实行,世称科学的社会主义。”但是这些介绍只是零星的,不成规模和系统,而且传播的范围非常小。
——李军伟、张瑜《从精英到大众——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三“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42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
——《德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四较之材料一反映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