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技术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为解决因此加重的财政困难,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兴办事业单位热潮,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其他三项也是因素,但不是直接因素。故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一书中认为:每种外来文化都被采用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外来文化有助于日本进步,就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实来接受。这种态度造成了“和魂汉才”的观念。“和魂汉才”反映了(?)
A.日本文明的中国化
B.儒家文明的日本化
C.中国文明的日本化
D.日本文明的儒家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明治政府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和魂”指的是忠君爱国思想,“汉才”指的是中国文化,“和魂汉才”意思是利用中国文化为日本服务。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37分)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材料一?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图7)

材料二?……完全赞成(可持续发展),但是要分析一下我们国家处在什么样的阶段,当然我们往这努力,但是要做到这点比较不容易。从世界各方面情况来看,我们处在这个阶段,几种文明并存,农业经济、后工业经济等在一起,这些转变是个复杂的过程,我们想把能源减下来,但是现在发展信息产业,包括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决于一、二产业的发展,如果你给农民配备非常强有力的计算机和软件,他不种粮食也不行。必须要有物质流才能有为它服务的信息流。
……我们从工业生产角度来说,每个工业产品能耗好像就低20%到30%,但是我们的能源强度要高5、6倍,这里主要是工业结构问题,人家以波音飞机为产业,它所创造的价值与你生产水泥创造的价值,这相差很大。这要改变是与我们社会发展阶段有关,我们不生产钢铁,不生产水泥,只生产波音飞机,这需要一个过程。……(中国人)现在房子有了100平米还不够,要买200平米,所谓豪华宾馆,什么夏天要降到22度,冬天升到30度,好像不达到这个不与国际接轨……
——节选自《倪伟斗院士在中俄能源合作高层国际论坛中的讲话》
材料三?美国所奉行的全球化政策给世界招致了混乱,令世界进入了一种混沌状态。至此,世界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暂告停止全球化,开始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混沌进行调整,这已是不可否认的趋势。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混沌局面,到什么地方寻找调整的力量呢?不言而喻,不能到联合国那样的国际机构或是八国集团等处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最终解决问题,我们只有寻求让“国家”再次走到前台。也就是说,我们只能通过“再国家化”的方式澄清全球化造成的“混沌”,让“国家”出面承担解决问题的重担。在这次“次贷”问题上,政府系统的主权财富基金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次贷”问题而混乱了的世界经济正是由阿联酋、中国等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出面才得以拨乱反正,免于陷入崩溃危机的。……这充分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趋势。?
——杨青 《关于全球化趋势的争论和思考》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12分)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存在着哪些问题?(6分)
⑶根据材料三概括 “这个时代的趋势”是什么?这种观点一经提出便遭到相关人士的强烈批评,原因是什么?(13分)
⑷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⑴变化:A19C中-20C初,木材使用下降,煤炭的使用上升(或煤炭为主);(2分)
B19C初-20C中,煤炭使用下降,石油的使用上升(或石油为主);(2分)
C20C中以来,(木材、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使用下降,(天燃气、核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呈上升趋势。(2分)
原因:A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使用;(2分)
B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推广;(2分)
C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分)
⑵产业发展不平衡;(2分)
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部门耗能较高(或社会发展阶段落后)(2分);
国民浮躁、铺张浪费、奢侈的心理。(2分)
⑶趋势:停止全球化,(3分)走向“再国家化”。(2分)
原因:虽然在全球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是不可逆转。(4分)
个别国家的经济影响力不容忽视,但国际问题的解决更需要各国政府的共同努力。(4分)
⑷趋势: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影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但从长远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的发展。
态度:全球化时代要求我们要有全球意识,对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协商解决。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对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哪些
积极的探索?同时又出现过哪些失误?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积极探索:①1956年,召开了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明确了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1960年
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方针。③1971年和1975年,周恩来、邓小平分别着手对经济进行调整和整顿,
使国民经济得以复苏和回升。
失误: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
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同时,中央政治局又
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②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
经验教训:①发展经济,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②发展经济一定要
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要符合国情。
本题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归纳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要求对教材的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后,我们的探索是一个艰难的
过程,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也犯了一些错误,因此,只有全面理解才能准确掌握这一重
点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漫画反映了2012年美日欧联合向WTO上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情况。2014年3月26日,WTO专家组裁定中方败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再次沦为列强经济殖民地
B.WTO严重损害我国经济主权,中国应该果断退出
C.完全不用理会,WTO裁决对我国没有强制效力
D.当今世界贸易规则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面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学会通过现象分析历史本质,漫画中美日欧“你必须卖给我,不卖我告你”体现了美日欧在稀土上的强卖,但WTO专家组裁定中方败诉,损害了我国的合法权益,由此可推断出当今世界贸易规则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D符合题意,而ABC的表述均不合史实,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