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投入总和为766.4亿元,相当于7亿两黄金。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材料二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特产丰富。到20世纪40年代末,大约有人口3000余万,东、北、西三面与朝鲜、苏联、蒙古相邻,交通便利,重工业较为发达,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材料三 “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实际施工的为150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例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等。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概括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及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
(2)“一五”计划为什么把东北作为重点建设地区?
2、判断题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于1917年4月在《新青年》第三卷2号上,发表了以“二十八画生”署名的著名的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在文中,他认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主张青年人应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与新中国的哪一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 ]
A.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B.“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D.三面向的教育思想
3、判断题 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上,由于受“左”倾思想影响,出现过一些偏差,其中不包括
[? ]
A.在大跃进年月,大办学校,出现教育大跃进
B.大量增加学生劳动,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程序
C.文革中广大教师备受摧残,青少年一代丧失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D.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4、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判断题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来到北京35中,在初二(五)班和学生坐在一起连上5节课,对当前中学教育进行调查研究。温家宝指出:“应该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无论是在学生的就学率还是在教育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些成绩是不可磨灭的。”取得“这些成绩”的因素包括
①1957年,毛泽东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②“文革”时期的“教育革命”
③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④1995年,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