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与激烈,又体现了他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是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B.越南战争
C.朝鲜战争
D.柏林危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并未体现寻求妥协;B.越南战争与C.朝鲜战争,美国最终参战,因此排除后选D。?
点评:雅尔体制及其作用下的"冷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重要的切人点如从雅尔塔体制形成到表现"冷战"、美苏争霸,直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引起的国际格局的变化等。从命题的形式上看与当今重大时政问题相联系是命题的重要方式。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观察右图,回答问题。(6分)

(1)这是什么国际组织的头盔?该组织在哪一年,什么国际会议上正式成立?(3分)
(2)这一组织的宗旨是什么?今年是我国恢复在该组织的地位的几周年?(3分)
参考答案:(1)联合国;1945年,旧金山会议。(3分)
(2)和平、友好、合作、协调。(2分)35年(1分)
本题解析:首先判断头盔属于联合国的标记,这个可以从“UN”的英文缩写和头盔上的图标来判断,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有关联合国的知识就可以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
A.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以下各项是对“人类诸种族的混合”“物种从分离到混合”“资本的世界性流动”“东西文明的交汇”这些主题的概括,其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A.资本主义化
B.现代化
C.全球化
D.殖民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文字描述了新航路开辟后人种,物种,资本和不同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融合,因此应该用全球化加以概括,答案选C,A强调雇佣关系,B强调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D强调殖民侵略,三项含义均无法概括题意特征。
点评:新课标高考中较原有的高考模式增加了基础历史理论知识的考查,较常见的有①不同历史观的辨析,例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和社会史观等史观的考查;②史料与史学观点之间的关系;③不同史料的价值比较,如文字史料,实物史料以及考古发现等;④以及对史料的解读等信息,今后的高考还将进一步强化基本史学知识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其中一个在经过40年的拮据和苦难后想歇下来喘口气,另一个正在进行超人的努力,不得不过着悲惨的禁欲生活。那个新贵坐在联合国的讲台上夸夸其谈,而其穷亲戚则在那里没有发言权,像个麻风病人那样被摒除在国际舞台之外。”材料中的“新贵”和“穷亲戚”分别指
[? ]
A.苏联、中国
B.美国、日本
C.英国、澳大利亚
D.中国、越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