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2、判断题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2004年至2008年又连续五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这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国家坚持放在首位的是?
[? ]
A.工业方面
B.对外贸易
C.乡镇企业
D.农业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请回答:
(1)“画了一圈”主要指的是对外开放的什么措施?为什么要在“南海边”呢?
(2)1984年邓小平讲话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到20世纪末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在19世纪40年代后,中国近代也开始了对外开放的进程。请比较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上这两次对外开放的异同。
4、判断题 经济特区的“特”指:?( )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B.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C.特殊的地理位置 ?D.特殊的经济发展速度
5、判断题 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
有制崇拜”。下列内
容明确体现出打破“所有制崇拜”
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中共“十五大”明
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D.邓小平南方谈话阐释姓“资”还是姓“社”问题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