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英国《卫报》1979 年9 月24 日题为《建国三十周年,新的长征开始了》的文章说:“作为最大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中国已经谋求为全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建设一个替代的社会主义社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替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含义主要是指
[? ]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
B.实现国家崛起、民族复兴、与西方强国抗衡
C.摒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动现代化进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粮票的出现和取消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农村生产力得到发展,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ABC表述正确,D表述错误,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是安徽、四川,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对外开放。
点评:(否定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取否定式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错误的”、“不包括”、“无关的”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它主要适用于难度稍大的组合型选择题和逆向型选择题,重在考查学生再现史实和比较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两者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
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D、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有利于
①加快培养内部市场、扩大内部需求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③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④培养农民的市场观念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 ]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