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
[? ]
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天津解放后》有一次座谈,一位资本家问道:“我现在开工厂,有剥削,是有罪的。我还准备多开几家,那不是罪更大了吗?…………”刘少奇回答:“你开的厂是有剥削,你用剥削来的资本再开几家厂,将来,交给国家……这样的剥削是有功的,……”这一段话后来被概括为“剥削有功论”,受到极大歪曲和非议。
——引自王光美《与君同舟风雨无悔》

问题:
(1)这位资本家提出的问题在当时有一定的普遍性,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少奇的回答体现了当时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什么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这项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什么背景下“这一段话………受到极大歪曲和非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全国刚解放或共产党主张消灭剥削,时人对共产党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了解不多。
(2)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3)百废待兴,过渡时期或为了建立社会主义改造基础。
(4)文化大革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
A.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丰衣足食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C.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绿了神州大地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抓住题中“1979年……已经过去”等信息,可知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改变了过去的悲惨生活。A发生于1958年。B错在不是“旧中国”。C过于绝对,题中体现不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2005年已达到15万亿元。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 B.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商品出口
C.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D.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强生产能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要求指出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1978年至今,我国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本题中B、C、D三项也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但与A项相比,A项是更为根本性和基础性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读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