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当中的描述,“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这一转变主要是突出了,企业原来是被动的,现在主动性增强了,所以导致结果也发生了变化,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由此可见其原因是主动性的增强,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与意义。过程:①第一阶段从1985年开始,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②第二阶段从1992年开始,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意义:①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②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副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长,2011年达5397.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值的14.8%。与这一成就的取得直接相关的对外政策有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②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材料内容出现的时间是2011年,是对外开放对内改革之后,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中江苏省没有,所以排除①内容,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会会,都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74年4月,邓小平曾对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说:“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特区,“特”在
A.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B.只允许其与外国联系
C.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D.用外国人管理此地区的经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问题的能力。“特”的主要含义是实行市场经济,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资金,使西方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东西为我所用,但不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92年,邓小平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他倡导"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B.他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C.他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他的南方谈话,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提供基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和B都是发生在1978年,C项发生在1987年十三大,与材料“转了第二圈”不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改革开放,到1992年进入到了新阶段,邓小平南方讲话,解放了思想,为中共十二大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提供基础。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中共在文革后的几次重要的代表会议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等重要的理论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